导航栏

×
活动范文 > 活动范文 > 导航

荒原狼读书笔记

荒原狼读书笔记7篇。

作品读后感的范文有哪些呢?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记录下阅读时的感受,才方便之后更好的写出读后感,今天活动范文吧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荒原狼读书笔记”的内容,请您继续阅读下文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1

这是我第一次读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事实上,这也是我第一次读黑塞的小说,刚开始并不容易,要我说它不是那种趣味盎然能让人一口气读完的通俗小说,我花了好几周才磕磕绊绊、断断续续地读完一遍。

正如黑塞所说,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像《荒原狼》这样的杰作也必然要求我们反复阅读。但阅读有时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可能会遗忘与一部作品第一次见面时稍带着拘谨、陌生的心情好奇地打量它时笨拙的、本能的感受。

我不能说我已经读懂了这部小说,但是却可以说说我自己的认识。在书里有一个带着奇幻色彩的魔剧院,哈里在其中一个门上写着“人物结构指导——保证成功”的房间里看到了许多个包含着自己不同形象的棋子:

他毫无声响地用聪慧的手指抓住我的形象,抓住所有老头、小伙子、儿童、女人,抓住所有活泼愉快的和愁容满面的、强壮有力的和弱不禁风的、敏捷的和笨拙的小人,迅速把他们放到他的棋盘上,安排成一场游戏。他很快把他们组成集团和家庭,让他们比赛和厮杀,让他们相互间友好,相互间敌对,构成一个小小的世界……这真是一出角色众多,生动紧张的戏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房间就是《荒原狼》,哈里、帕勃罗、赫尔米娜、玛丽亚甚至是所有和哈里一起跳舞的女人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形象,是哈里在“精神和欲望,或者圣人和浪子”之间的摆动的千万个灵魂,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痛苦的、残酷的、甜蜜的、充满情欲的而又徒劳的故事。

哈里是一个艺术家,对音乐鉴赏有着极高的品味和要求,对人生意义有沉重的痛苦的认识,有着良好教养和渊博学识,他孤独、离群索居,常常幻想用一把刮脸刀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在一个酒吧为赫尔米娜所吸引,这个年轻姑娘简直像一个神一样洞察他的心灵,引导他用感觉感受生活,而不是用理智去苦苦思索,他一面感到可笑,一面却对赫尔米娜的命令无法拒绝,并在此过程中认识了年轻的音乐家帕勃罗和交际女郎玛丽亚,在和玛丽亚的交往中得到情欲的满足。最后在赫尔米娜的引导下爱上赫尔米娜并最终杀了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这真是难以理解,也许是因为绝望所以想要毁灭,也许是因为不能忍受快乐,但是哈里得到了他的惩罚——活着。经过这一场角色丰富的戏剧,哈里已决定不再去死,并且“震惊地预感到这样游戏的意义,准备再次开始这场游戏,再尝一次它的痛苦,再一次为它的荒谬无稽而战栗,并且不断地游历内心的地狱”,在生活一次一次的折磨和思维的反复挣扎中,哈里会更加适应新的世界,会学会如何去笑。

合上书时,我反而觉得这里没有真正的荒原狼,不是狼进入了人的文明世界,而是一个理性的人误入了茫茫荒原,无所适从。

这是我看《荒原狼》后的感受,是非常粗糙的、表浅的、却真实的感受,留待以后进一步完善、修正或更改。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2

翻着,来到《哈里·哈勒尔自传——为狂人而作》。这是哈里自己的内心世界,孤独而内省,平静而无助。他把“特有的简朴和胆怯的生活艺术,安详地度过一天”看作是浑浑噩噩。

“满足和欢乐对于我来说,是不能够忍受的,用不了很长时间我就憎恨它,厌恶它,我就变得非常绝望,我感受到不得不逃向别的地方,尽可能逃向喜悦的途径,不过必要时也要逃向痛苦的途径。”…“不一会,我心里就燃起一股要求强烈感情、要求刺激的欲望,对这种平庸刻板、四平八稳、没有生气的生活怒火满腔,心里发狂似的要去打碎什么东西…”

他无时无刻地在矛盾着,也就是无时无刻的痛苦着。把日子过得平庸而无奇,但是无法忍受,就像得了什么毛病一般,无处不在挑剔着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无法安宁。

之后,他在一条潮湿的街道前行,在一面墙停了下来,因为他喜欢这面墙,这么盯着,他看到了“魔剧院…”和“专-为-狂-人-而-设”,当然第一次看到这个,我并没有多大的留意,只是觉得增添一些奇幻的色彩,但是读完整本书之后,我知道这几个字对于哈里以后的意义有多重要。后来,得到的那本《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这本小册子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写哈里和荒原狼的关系了——一个躯体下的两个他。我很欣赏这种观点:

在有些人有了出息,被人羡慕,他们得以成功更应该归于他们身上的壶性和猴性,而不是归于人性,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的确,人性在很多时候是很渺小的,尤其是在帮助人们获的成功的时候。相反,人性的普遍性或普遍性并不能使人在自我上获得更高的成功和突破。然而,黑塞给我们讲述的却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完全不能够互助互济的,而是专门对立的,就是一个躯体里面的两个死敌。

在那本小册子中,荒原狼是一个真正的孤独者、矛盾者、自杀者,哈勒尔无法沟通市民世界,无法理解那些所谓的艺术,他在探索中迷失了方向,甚至发现自己与自己毫无关系;他又时刻在想着这个世界的种种罪恶,想着自己身上难以救赎的罪愆,他无法理解世界,无法原谅自己,却又不能抗拒内心的**。而通向圣洁的道路只有选择“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熄灭生命的火花,回归本原。”荒原狼原本是一个艺术家,他**于市民,他深刻的眷恋那平静、善良、秩序的市民世界,他同时又以艺术家的敏感对市民虚伪的循规蹈矩感到愤懑,他要彻底撕裂虚情假意,于是,当他就要脱离市民阶层时,却绝望的发现,当代那些所谓的艺术早已与他绝缘,于是,荒原狼彻底孤独了,甚至孤独到失去了自己(因为他根本就不愿意看到曾经狂热追求永恒的自己)。

野狼在孤独中艰难地跋涉。他不知道自己是错了还是时代错了。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各种犯罪都是徒劳的。野狼与它搏斗。他向往不朽,却找不到不朽之路,痛苦与冲突。

这么写着写着,我无法理解荒原狼的孤单,无法体验他的痛苦,我们一直满足于生活带给我们的安逸和满足感。于是,没有早就狂人,只是无数的庸人日复一日的消耗着原本不多的时日。黑塞仿佛立了一面镜子,把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剖开,然后他却以狼一般的野性,冷眼看着我们。

然而,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已经不再被我理解了——赫米娜!这个骄傲的野狼,他可以接受并完成她的所有指示!一开始,赫米娜决定她给他的最后命令是杀了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为什么她能统领所有的人?为什么为了完成她的命令,她能学会他认为他讨厌的舞蹈和厌恶。

至于海尔米娜、巴勃罗和玛丽亚的出现,我完全处于昏迷状态,更不用说老哈里和新哈里之间的对话,魔术剧院和莫扎特在杀死海尔米娜之后这些等待了。只能引用网络上对这部分的评价了:魔剧院,则完全是黑塞凭借他个人的想象,让自感灵魂**而痛苦不堪的哈里走着通向内在的神秘莫测的路。

哈里在帕勃罗指引下进入了“疯子才能入场”的魔剧院,分别在五个房间游历了“内心的地狱”,以一种身体力行和视觉认知获悉了自身的无意识,把握到内在灵魂的多重性。然而,尽管哈里在魔法剧场参与了灵魂的交流,他仍然无法面对自己的人性和狼性。最后,帕勃罗与莫扎特化而为一,向哈里指明一条“幽默”的解脱之路。

可是“幽默”对哈里来说只是一种暂时的精神麻痹,它无法让哈里内心获得永久的平和,不朽与永恒仍然只是内心的指向。

至于,还有一部分的见解是这些包括赫尔米娜的出现,都是荒原狼为了完全保持狼的特性而出现的幻觉。

最后,引用黑塞的一句话: “我面临的问题中首要的和最迫切的是一个个的人,是人性,是独一无二未被标准化了的个体。” 他甚至不无骄傲地说:

“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纬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我直面个人。”作为我的结尾吧。

现在,我知道,未来这本书,出现在我视野还会有很多次,甚至十几次之后,我仍然无法了解那是个怎么样的荒原狼和黑塞要带给我们,指引我们的那部分思想。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3

或许是因为还没企及身处荒原狼的那般挣扎,我只能仰头望着,呼吸间感受到他极尽虚无至绝望的分裂,而无法、哪怕那么一丁点的去体验那样的生活。

《荒原狼》从最初出版者的序、哈勒尔的生活,到荒原狼的小说和最后剧院里魔幻现实的镜像,每一个片段都是哈勒尔对于自己、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反思、审慎与批判,这是在时代里每个思考者所必须面临和克服的困境,应该如何活着、要如何活下去。有痛苦动荡的时代背景,有似真似幻的超现实手法,但最动人不过它的纯真坦率,字字句句都直抒胸臆,解剖、分析、审判,还有温柔的抚慰。

据说训练的方式是摧残一个人的意志,然后在零基础上灾后重建。《荒原狼》面对的问题也可以这么看,多重人格间的斗争最后总有一个平衡,要达到这个平衡,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放下一些执念。

自由之人是不依赖任何事物的,他自给自足、自我激励、自我生长、自我毁灭。因而一些人会想,只要摆脱物质上的束缚,就能成为自由的人。

于是,他们清心寡欲,远离世俗的喧嚣,沉浸在书卷里,喜于哲人的言语。是的,刚开始他们自由了,他们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在蓝天碧草间,享受着广袤无垠所带来的喜悦。可是,他们越是奔跑,脚步越是沉重无力,越是沉重无力,他们越是奋力奔跑。所经之处,无不留下他们的气味,这种气味夹杂着书页的霉变与阴沟的腐败,这种气味使天空变灰、使草地变黄。最后,他瘫倒在地上,喘着气,身上压着一座座四四方方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些概念、知识以及真理。他死了,他曾有一刻自由。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4

《荒原狼》的作者是德国著名的作家赫尔曼·黑塞,这本书是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写照,是一个有着高尚灵魂的人对这冷漠、残酷的现代社会发出的呐喊。主人公哈里·哈勒的内心不仅住着一个人,还住着一只狼,狼性的险恶和人性的善良不断的在他的体内激烈斗争,使他痛苦不堪,也令他与芸芸众生隔离开来。他是一个怪物,没有朋友,没有家,妻子也离他而去。他只能在追寻自我的路上独自前行。

他很悲观,但他的悲观主义的基础不是鄙视人世,而是鄙视自己,他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尖刻、批判、厌恶和憎恨,全部发泄在自己身上,而对其他人,对周围世界,他始终勇敢而严肃地尝试着去热爱,因为“爱他人”就像恨自己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上。可是他十分清楚,人活着,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而憎恨自己,最终会导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荒原狼那样深切而强烈地需要独立。他越来越独立了,没有人能命令他,他自由而独立地确定自己的言行和取舍。周围的一切使他陷入寂寞,世人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连他自己也与自己无关了。他在变得越来越稀薄的没有交往、孤苦伶仃的空气中慢慢窒息而亡。但是,死亡之路无时不通,死亡之门永远敞开着这种想法,反而给他以力量,使他有兴趣,甚至是好奇地饱尝痛苦和逆境。

这个世界并非人类唯我独尊的世界,或者还存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再向前走一步,人类痛苦的永恒存在,主人强烈的自我意识反思背后,当心中有头恶狼时,人性的觉醒是自我拯救的唯一药方。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5

黑塞的《荒原狼》在这个时期读,更有意义。人性究竟是什么?人是什么?我读了以后认为人分为三个层次的人。

第一层次兽性的人,占有、怯懦、贪恋欲望,最近这些伤害小孩、女性的新闻越来越多,证明兽性层次的人大有人在。

第二层次半人半兽,人前是人,人后是兽。这个更是占了大多数,有利自己的是人不利自己的是兽。人前成功人士教书育人,人后偷鸡摸狗吃喝嫖赌样样搞齐。

第三层次是真正的人,他们敢说敢干,追求真理、真知,也许性格急躁,也许口不遮言,但是他们独立思考,坚定行动,积极追求真的美的东西,也许不讨喜也许不跪舔,但他们才是真正学会直立行走的人。比起半人半兽的道德俵、kang精等等有着假面人的狼,他们的嘴脸干净的多,而后者们经不起深究,深扒的话,都是些几百年来甚至几千年来没有洗过的屁股沟。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6

《荒原狼》读后感800字: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不知为何,它在我的中学时代就已经出现在家里了。那本书极厚,暗红色封面上,写着白色的“荒原狼”标题。它被随手丢在客厅的某个角落,放在我的一堆书的最顶端。但是,它安然无恙。

显然,它是从图书馆里借出来的。可是那个时代的我,极度羞涩的我,怎么会看这样的书?一部来自德国黑塞的“狂人自传”。它存留在永远被老师赞扬的我的桌子上,仿佛是从那时就潜伏在我体内的一枝荆棘。

眼前的这本书薄而硬朗,亚光富有颗粒感的硬皮封面上,灰色的底色上刻着“荒原狼”三个字。它仿佛是穿过岁月来到我手中的尘埃,它仿佛再次在黑暗中露出雪白的牙齿。那清冷的光芒让我从喧嚣的冬季里安静下来,黑色的小鸟在窗外唿地一声飞过。这一次,我与你是怎样重逢的?我少年时代的朋友。慢慢走过长长的书廊,咖啡的清香浓郁而弥漫,我读了《悉达多》,然后发现了你,《荒原狼》。其实《悉达多》也是《荒原狼》的一部分,他们都是黑塞的自白,他们都是黑塞。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两本小书中用富有节奏的笔触,描绘了孤独、绝望、撕裂、探究、臣服的心之路。《悉达多》有着印度哲学的豁达与睿智,悉达多如河流般重生。读后感·《荒原狼》却充满了苦楚,那徘徊在人间边缘的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最后在人与狼的分裂重叠的幻觉中燃烧成为灰烬。阅读的过程,仿佛与黑塞一起经历了层层的磨难,是痛苦而愉悦的。

每一本书,都是艰难的心之路。他人走遍世界,丹尼却愿独坐一角,去经历曲折而充满奇遇的心之路,它永远幽暗深远,它永远暗藏光芒,它是冰山的底层,它是深海的暗流。黑塞仿佛打开了一扇门,在那里,孤独光芒万丈。

写作是孤独的。有人说,丹尼在写作方面有铁一般的意志,执着、持久、耐力惊人。不,那是因为写作就是丹尼的黑巧克力,如果你爱吃黑巧克力,你就会发现它的苦涩中蕴含着丰富的质感,它将唤醒你所有的味蕾,释放最多的多巴胺。所以,丹尼写作,不需要毅力,也不需要坚持,只是在品尝黑巧克力。

这浓郁的苦涩,有时也来自于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与创作过程。

荒原狼读书笔记 篇7

《荒原狼》是二十世纪著名瑞士籍德裔作家赫尔曼。黑塞(1877—1962)的名著之一,发表于1927年六月。小说问世后,先后被译成二十种文字,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是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的小说大多以青年为描写对象,反映他们的生活、苦闷、彷徨与探索。而《荒原狼》描写的是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小说主人公哈里。哈勒尔自称荒原狼,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这匹荒原狼吧。

哈尔勒年轻时曾想有所作为,做一番高尚而有永恒价值的事业,他富有正义感,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理想破灭了;他反对互相残杀的战争,反对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却招来一片诋毁与谩骂他到处看到庸俗鄙陋之辈,追名逐利之徒,各党各派为私利而倾轧。社会上道德沦丧,文化堕落,什么东西都发出一股腐朽的臭味。荒原狼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他看来,周围的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猴戏。他感到非常烦躁痛苦,他烦躁不安,无家可归,“啊,在我们的世界……要找到神灵的痕迹是多么困难啊!在这个世界,我没有一丝快乐,在这样的世界,我怎能不做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士者。”

他很悲观,但他的悲观主义的基础不是鄙视人世,而是鄙视自己,他把自己所能做到的尖刻、批判、厌恶和憎恨,全部发泄在自己身上,而对其他人,对周围世界,他始终勇敢而严肃地尝试着去热爱,因为“爱他人”就像恨自己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灵上。可是他十分清楚,人活着,不爱自己就不可能爱别人。而憎恨自己,最终会导致可怕的孤立和绝望。

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荒原狼那样深切而强烈地需要独立。他越来越独立了,没有人能命令他,他自由而独立地确定自己的言行和取舍。但是在已经到手的自由中,哈里突然觉察到,他的自由就是死亡。周围的一切使他陷入寂寞,世人都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连他自己也与自己无关了。他在变得越来越稀薄的没有交往、孤苦伶仃的空气中慢慢窒息而亡。但是,死亡之路无时不通,死亡之门永远敞开着这种想法,反而给他以力量,使他有兴趣,甚至是好奇地饱尝痛苦和逆境。

赫尔米娜是一个形象棋子,也是荒原狼的理解者。她是哈里心中的女性性格,是创造力与智慧之源,在这里是他调和矛盾之旅的向导。

“面对充满暴力与谎言的世界,我要向人的灵魂发出我作为诗人的呼吁,只能以我自己为例,描写我自己的存在与痛苦,从而希望得到志同道合者的理解,而被其他人蔑视。”这是黑塞说的话。而荒原狼恰是他本人第二次婚姻触礁后的写照。

本文网址://m.nns88.com/huodongfanwen/92010.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
N 编辑推荐 更多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