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集锦6篇)。

 关于感言这个话题,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当我们因为某些事情而心灵受到震撼时。都会去发表关于当下那个时候的一些心情感悟,感言可以传达我们的真实情感,让心灵得到安慰,一篇优秀的感言究竟该怎么写呢?活动范文吧编辑筛选出这篇颇有价值的“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祝大家阅读愉快,以下是需要您了解的重要信息请认真阅读!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篇1)

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厚,可以跟随书中的人物去体验不同事情,是一场精神上的旅行。我在这场精神上的旅行越走越远,于是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从中获得许多的启迪,这也使我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更从容。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以及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故事所震撼。就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要耐心地和学生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命令着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就如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所有的故事都渗透着李镇西老师的汗水,我能够感受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起努力去把班级搞得有声有色的。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受打击,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么,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用心去爱孩子吧!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篇2)

每当别人听说我是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赞叹道:"您真有爱心呀!",听到这样的赞叹,我总会有些许惭愧感。

从教之初,我的确是全心身的投入到特殊教育中去,以极大的爱心与耐心去教育这些残疾孩子。课堂上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就是对我认真备课的最好回报。课后孩子们总缠着我,对我打着手语说:"老师,晚上我可不可以到电脑室练习打字?",我又怎么忍心拒绝学生的好学请求呢?于是,每天晚上,我都会回校在电脑室里边备课,边静静的等候孩子们来练习打字。孩子们也会在做完作业后安静的来到电脑室,认真的练习打字。而且越是笨的孩子就越是勤奋,这么爱学习的学生,真的令我感动,我喜欢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的朋友,把我当成他们的姐姐,爱向我倾诉心事。所以,我也经常去学生家中家访,即使我并不是他们的班主任。孩子们毕业后,遇到总总问题也爱向我咨询,家长也信任我,孩子们遇到一些婚姻方面的问题也让我帮助解决。虽然那批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但见到我还是非常亲切的叫我姐姐,经常在QQ上和我聊一聊他们的生活。的确,那时的我不愧是个有爱心老师。

也许我是个比较笨的人吧,组建家庭后我并不能很好的处理好生活中各种琐碎的事情。我渐渐发现我并不那么在意学生是否喜欢我了,因为我太忙了,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与学生聊天、照顾他们感受。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现在影响学生学习的诱惑太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没有以前那么认真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强,也慢慢削减了我对教育的热情,虽说每年所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我总觉得学生对我没有以前那么亲近了,也很少有经常向我倾诉心事的学生了。做一名特殊学校的老师,注定不会桃李满天下,但学生时不时对你表达的关心与牵挂却是对你教育最大的报答。前几天,天气凉了,以前的学生给我发了个短信:老师,天气凉了,记得加衣呀。看到这样的信息,能不感到温暖吗?

最近,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深爱感动,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永恒不变的,他是一位有智慧且非常有爱心的老师。如:对待后进生万同,他是想尽一切办法,为了学生的成长不断的坚持,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的犯错时,他能理解、能宽容,但并不放弃对他的教育。也只有他这样的老师才可称得上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其实,学生可以感动教师,教师也可以感动学生,成功的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我应该向他学习,排除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重燃起对教育的激情,以自己的热情去感动学生。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面对今天,应该是加倍珍惜的;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但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像李老师一样问心无愧。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篇3)

本学期我读的一本书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读完《爱心与教育》,我对于优秀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现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尖子生”)。

培养“优生”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教师不但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而且“一好遮百丑”,把他们其他方面的优点也有意无意地夸大了;相反,他们所独有的思想偏差、人格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教育者忽视了。他们认为对“优生”的感情几乎是不需要培养的,因为教师对“优生”的爱几乎是天生的。但我们对“优生”的认识却未必正确而且全面。

当我们第一次从新生报名册上认识“优生”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并不是自己教育的成果,而是学生家长和小学老师共同教育的成果。说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他们同样需要从零开始的教育。而且,这种“从零开始的教育”的主要依据是这些“优生”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对一般学生相对(注意:只是相对)要好一些;另一方面,他们除了仍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1、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2、“优生”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3、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李老师在培养优生时,首先就“优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优生”的培养方法,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指出: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李老师笔下的程桦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思想都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转化,一直以来是令人头疼的事,而李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李老师讲:“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教师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师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李老师要工作中也正是这样去做的,在教育后进生的同时更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用母亲般的爱使其转化,用班级的集体力量改变他们温暖他们感悟他们。万同同学就是在李老师的这种感召下,由一个“后进生”成长为一名“世界上最可爱的人”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以李老师为榜样,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真正做到“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篇4)

寒假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起初只是出于假期继续教育的作业去完成,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时我深深地被他的爱心所震撼;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

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才能和倾向,我们就谈不上教育。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

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当然也没错,但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但***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比老师纯洁得多,学生的道德往往比老师高,这是我在整本书中最感人的结论!因此,对***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基础上的。这是一种真正平等的爱。它来自心脏,不含任何杂质。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单向输液,而是双向互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

对弱势群体来说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有一个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将是多么好的教育啊!”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爱学生,就要善于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情感。爱和童心是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

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也可以说,爱与童心是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把你深深的爱传递给了你的学生?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带7个班,又不是班主任,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

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和交谈,所以学生们和我不是特别亲近。事实上,我非常爱他们。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他们的失败感到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

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我相信学生们会以同样的爱心和善良回报世界。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激励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于我们动人的笑容、由衷的敬佩、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它们是滋养儿童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篇5)

长在心尖的教育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山东省潍坊高新区东明学校郭雯

两年前,参加一次班主任培训的时候,培训专家给我们推荐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买了回来,刚开始的时候读的非常粗浅,非常随性,直到今年教了一年级,面对问题层出的孩子们,也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我又重拾了这本书。这次仍然是得空就读几篇,但是书中所描述的那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却深深的感染了我,而我更是被李老师那种用心去做的教育艺术所深深打动。

他的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那种教育者应该有的爱心,一个个真实却感人至深的师生故事,一段段平淡却触人心弦的师生真情,都让我的内心随之震颤。里面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而想想自己已踏上教育岗位三年有余,虽然也一直努力让自己去用心教育每个学生,但是如果说是爱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今年新带一年级,面对一群刚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就像刚刚“断奶”的婴儿,经常让人措手不及。

还记得刚刚开始接手一年级的时候,50多个孩子,不是这个出问题,就是那个出状况,经常感觉自己手忙脚乱,在忙乱中有时就难以静下心来去用心思考如何跟孩子们交流相处,在忙乱中有时就觉得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难免有些粗枝大叶。就像班里有一个孩子,是班里出了名的捣蛋王,上课不听,不是弄这个同学,就是闹那个同学,下课更是让人头大,不是打这个就是追那个,天天弄得我一看见她就头大,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是经常批评她,跟她家长沟通,希望能让她发生转变,可是无论我跟家长如何努力,她还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肆无忌惮。真的是让我非常头疼。

直到我看了李老师处理问题学生的故事后,豁然开朗,我为何不换一个角度呢?

于是我试着去仔细观察孩子,这个孩子虽然很皮,但是还是很有爱心的,她的同桌没有铅笔她总是主动借给他用,别的同学谁有什么事情她也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后来我又安排她让她负责整理同学们的书包,她也非常认真负责。又一次她生病了,好几天没有来上学,有的作业没有跟上,我就把她留下来在教室里写作业,教室里只有她一个人,我以为她会偷着玩,结果我偷偷从门缝看,看到她在非常认真的写作业,而且字也写得非常漂亮。那一刻,我开始了解到李老师试多么努力地鼓励她,找到了她的闪光点,并用一丝不苟的语言教她。现在她一天比一天进步了。

通过这件事我更体会到了李老师所说的那种用心对待学生的魅力,他的那种爱心表现在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吝啬赞美,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在一言一行中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小天使。他们都有美丽得一面。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她,用真诚对待她,我们自己的心情会更好,我们的孩子也会更加努力,表现的更好。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的学习李老师那种思想,多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始终把学生放在自己心底那个最柔软最充满温情的角落,相信如果真的能让我们的教育长在心尖上,我们的工作会越来越快乐,我们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快乐!

爱心教育读书心得感悟(篇6)

李镇西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任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学生汪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来自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早上煮一个鸡蛋给汪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伟,生活节俭,李老师送钱给他补充营养。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伍建,有了辍学的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钱捐物。假期里,老师带着学生步行30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泪水长流。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李镇西老师再对于后进生万同的教育过程,让我感触很深。我想,一个教育者更应该有耐心和童心。后进生万同屡犯错误,李镇西老师仍然敦敦教导,不离不弃。让他当班干,在国旗下演讲,课堂上《烈火金刚》,让万同一步步成长起来。尽管万同最后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万同去选择了当兵,准备考军校,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是李镇西老师所教给万同的,让他成为了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应该是让人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本文网址:http://m.nns88.com/huodongxinde/88350.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
N 编辑推荐 更多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