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活动范文 > 活动心得 > 导航

立足林业实际,加快公路建设,促进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

经历一些活动之后,大家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是为了使大家更了解自己,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活动心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立足林业实际,加快公路建设,促进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国有林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按照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管理科学、民主和谐、职工富裕”的总体要求,以促进林区经济发展为目标,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为目的,我们依据国有林场整合后的实际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把林区通场公路和场区道路建设做为新林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经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20xx年全局共投入资金287万元顺利完成了各林场通场公路、场区道路硬化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其中:通场公路硬化2条5.3公里,分别是太平林场和清河林场通畅工程,投入资金195万元,其中:交通部门农村公路投入95万元,我局配套100万元。场区道路硬化1.2公里,投入资金42万元;场区沙石路改造1.4公里,投入资金9万元;路灯80盏,投入资金28万元;绿化带13公里,投入资金13万元。有效解决了林区行路难、环境差等制约林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切实改善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领导力度,把公路建设列入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加快通场公路和场区道路建设,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到林区道路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经过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分析研究林区通场公路及场区内道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问题,对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成立了以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林区公路建设领导小组,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为林区公路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我们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林区公路建设深入人心,发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林区公路建设中来,为林区公路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加大建设力度,把公路建设作为林业兴场富民的有效途径

林区公路对林区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受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所限,林区多年来几乎没有新建公路项目,致使路况较差,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发展进程。为了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不断加强对林区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和提高林区交通条件,有效带动林区产业发展,把林区公路建设作为实现兴场富民的有效途径。一是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这一有利契机,采取积极对上争取和多渠道筹集的方式广泛吸纳资金,共筹集专项建设资金近300万元用于通场公路、场区内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为林区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二是我局主动邀请交通部门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公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精密仪器对公路进行了实地勘察、测量,科学绘制精确的施工图纸,为林区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三是根据各路段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对所有道路建设所需资金进行详细、准确的预算,以确保建设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四是强化资金使用管理,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对建设资金做到了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切实将建设资金落到实处,确保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三、加大管理力度,把公路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林区的根本保障

林区公路建设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我们科学选择施工单位,加强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落实公路建成后的管护责任,完善制约机制,为林区公路的长远使用打好基础,确保和谐林区的构建进程。一是实行招投标机制,选择有资质、机械配套齐全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队进行施工,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在施工过程中聘请义务监督员,对材料购进、拌和、振捣、压实、养生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定期组织各施工单位召开现场会,对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进行评比,将评比后结果向社会公开。二是各林场指派一名责任心强、懂技术的领导干部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进行全程的监督检查,掌握工程质量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道路施工相关要求及标准进行施工,严禁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程进度及质量情况,有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是主管领导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对各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严把工程质量关,并帮助分析、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四是工程验收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按照公路建设质量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标准,严格执行验收规程,对工程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对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五是充分认识到道路养护的重要性,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预期使用寿命能否得到保证,为此,我们由各林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养护制度和管理方式,全面落实了各通场公路和场区道路的养护责任。

一年来,在新林区公路建设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林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在今后建设工作中我们将积极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借鉴成功典型,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快新林区公路建设步伐,促进林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文章推荐

公路建设发言材料(精选好文)


解放思想统筹安排狠抓落实通村公路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果

各位领导、同志们:

XX县幅员面积2083平方公里,辖4镇3乡98个行政村10个农林牧场,农业人口21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5。“十一五”期间,我县通村公路建设计划536.3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目标。年初,184.6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任务下达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明确了“解放思想搞建设,广辟财源抓投入,千方百计抓落实”的通村公路建设基本思路,举全县之力战胜了资金、多雨、原材料水泥短缺等诸多困难,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经过全县上下的顽强拼搏,全县184.6公里通村公路已经全部完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解放思想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促发展

XX县由于县型小、财力弱,财政始终处于保吃饭状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受种种因素制约,多年来我县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主要以砂石路为主。随着飞鹤乳业等骨干企业的进驻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交通不便,特别是雨季农民送奶难、企业购销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年初,面对国家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千亿元工程”的难得机遇,我们感到如果再有畏难情绪,再错过机遇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就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任,要想发展必须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县委、县政府一改以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保守思想,确定了“五年工程三年干,三年债务五年还”的决心,出台了《XX县“十一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从政策、制度、管理、补贴标准等各个方面明确了通村公路建设保障措施,调动了全县上下特别是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积极而为广辟财源筹措资金强保障

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县通村公路建设的瓶颈。我们采取县、乡、村及社会各界四轮联动的办法,积极破解资金短缺难题。一是县级财政投一点。设立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按当年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将每公里6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今年首期500万元建设资金已经拨付到位;按照工农产品每吨2元的征收标准,加大地方养路费征收力度,确保农村道路转移支付资金足额投入。二是受益村屯筹一点。充分调动受益村屯农民群众积极性,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一事一议”,采取出工出劳、以资代劳等方式,解决了受益村屯每公里11万元资金匹配问题。三是动员社会捐一点。采取给外地XX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和为捐资助路的企业或个人树碑立传、实行公路贯名制等办法,鼓励受益企业或回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事捐资助路。工程备料期间,受益企业北疆集团采取一次性供货分期收款的办法,提供了工程建设急需的5万吨水泥。四是协调银行贷一点。将建立探索商品路、贷款责任路建设模式作为解决资金短缺的有效渠道,经过多方争取,196万元信贷资金投入通村公路建设。五是施工单位垫一点。在国家投入资金没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鼓励施工单位从大局出发,先行垫付资金630万元,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六是抓住政策争一点。抓住整合新农村建设试点、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

三、明确责任统筹安排全力以赴抓落实

在工程建设中,我县牢牢把握住工程质量和进度两个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推进落实。一是成立组织,建立县、乡、村三级领导体系。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各乡镇和村屯也成立了相应组织,确定了负责领导和工作人员,落实了县、乡、村“三长”负责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定期深入施工一线,包乡领导和部门主动联系涉建乡镇,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乡镇将通村公路建设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坚持亲自组织亲自协调,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二是落实责任,强化质量监管措施。我县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合监管模式,购买了检测设备,抽调了专业质量监管人员,对公开推选的群众质量监管代表进行业务培训后,层层签订质量管理责任状,实行挂牌上岗,突出抓好基层、水稳、厚度、养生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召开2次推进会、4次工程质量分析通报会,对7个标段分别进行了罚款、停工处理。三是依靠群众,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热情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多元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受益于民,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我们采取走访座谈、召开会议、送戏下乡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通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工程建设中,县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条件好的村屯,动员村民集中出钱投入工程建设;对财力较弱的村屯,采取“一事一议”,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均摊土方、沙料拉运任务。广大农民群众筑路热情空前高涨,在高标准完成投工投劳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为施工单位借贮水设备,联系住房,为施工单位解决后顾之忧,有的村为施工队赊购了水泥、砂石、钢筋等大量原材料,并将村里的沙场供施工单位无偿使用。四是着眼长远,项目建设与储备同步推进。我县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组织乡、村有序开展20xx年通村公路项目申报和“一事一议”等路基储备相关工作,有步骤的抓好20xx年建设计划的衔接和落实。我们还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乡镇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建立通村公路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年度考核办法:每年评出1个先进乡镇,奖金2万元;评出3个先进村,奖金1万元;对验收不合格的村2年内不列通村项目,三年后再议。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县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全县人民的企盼还有一定距离,通村公路建设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通村公路建设资金、施工组织、工程质量等工作的管理,举全县之力,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真抓实干,为高标准完成20xx年我县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而努力奋斗。

开发区天堂高速公路建设总结


当某个活动对你产生启迪时,我们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讲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是为了使大家更了解自己,在参加活动后你有怎样的收获?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开发区天堂高速公路建设总结”,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开发区天堂高速公路建设总结天堂高速公路建设是国家和省市重点建设工程。属地市行政区域调整后,开发区共有主线3.5公里、连接线3公里的建设协调任务。天堂高速及其属地连接线是属地市区通往省会城市、直接连通全国“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交通主干线,是属地历史上第一条贯穿东西的标准的高速公路,是展示属地市对外开放形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它的胜利竣工通车,必将为属地市在全省的率先崛起发挥重要作用。

天堂高速属地连接线全长4.3公里,开发区境内共3公里(包括2003年7月份行政区域调整后长度)。从2003年2月份开始征地拆迁以来,共征用我区饿谷、生填、填冲、态行、廉政等五个村、处土地计198亩,其中征用水田(塘)105亩,山地68亩,旱地25亩,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010。8平方米,搬迁隧道型砖瓦窑一座。由于开发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土地开发利用价值较高,以上工作共需投入征地拆迁经费250万元,按照省、市有关部门制定的拆迁补偿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开发区管委会毅然决定按开发区的补偿标准全额补足差额部分共计125万元,并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开发区天堂高速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认真做好了与工程有关的行政协调和工农纠纷排解工作,顺利的保证了公路建设工程的破土动工和竣工通车。

天堂高速主线3.5公里的建设协调任务是因属地市行政区域调整于2003年7月份由我区从赏离县接手的。该段涉及开发区新接管的丂名、卓间、亡邢三个(村)管理处,共征用土地238亩,其中山地150亩,水田(塘)66,旱地22亩,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738平方米。随着工作量增大,新老问题不断涌出,加上时间紧、任务重,给工作带来难以预料的难度。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我区天堂办同志不顾天气炎热,克服了人手不够、情况不熟、经费紧张等许多不利因素,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的优良作风,通过深入实地的调查摸底,耐心细致的排忧解难,及时消除可能影响高速公路工程进度的工农矛盾,解决了大量由于工程施工引起的影响沿线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复杂问题。接管以来,通过多方努力,已累计为各有关(村)管理处修复民路12.5公里,接顺农用水渠1000余米,为丂名、卓间两处恢复灌溉(水库)面积50余亩,并为地方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二十万元,全境未发生一起扰乱阻碍正常施工的事件,有力的保证了天堂高速如期竣工通车!

经一年多的辛苦工作,天堂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终于胜利完工了。回顾这不平凡的60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为能参与属地市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而感到无比骄傲,为这段时期以来的辛苦付出而无比自豪。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它包含有困难、委屈、也有欢乐。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给我们对参与像高速公路建设这类大型工程项目的行政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积极参与项目前期准备。对于政府职能部门来说,一条大型公路的建设从项目规划开始就应开始参与。例如天堂高速属地连接线,原设计只考虑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等因素,忽视了公路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利用。我区天堂办同志根据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指出原设计只考虑工程造价、大量占用农田、公路竣工后两侧多为高山等问题,这既不与区域规划相适应,又不利于开发利用,且造成大量无任何劳动技能的农民失去耕地,影响社会稳定。他们建议应当采取加大工程土石方量、多走山岭重丘地区、少占用农田耕地的路线方案。经过各方努力,省天堂办同意变更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这一调整是及时而有益的,竣工后的属地连接线,两侧的土地由于地势平坦、利于开发使用而大量升值,公路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当初加大投入的建设资金量比较,已经显现出了无以比拟的优势!

二、全面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和征地拆迁工作。前期宣传内容主要是关于公路建设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让社会各方面对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形成有利于公路建设的舆论氛围和监督导向作用。征地拆迁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公路建设的头等大事,它关系到工程能否如期开工并直接影响后续进度。首先,应当确立一个统一的补偿标准,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安定民心,争取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公路红线用地图进行征用,争取一步到位。红线图是设计部门经过严格测算得出的工程用地范围,少征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为以后的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并造成大量工农矛盾,影响工程进度;多了则造成浪费。

三、行政协调要细致周密、及时有效。公路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事情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这些都要求地方政府的行政协调要果断有力、行之有效。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因工程施工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及时加以帮助解决。公路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在它的施工过程中必然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对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加以高度重视并及时予以解决。否则,任由其积累和发展,将造成严重的损失,并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社会稳定。

天堂高速公路现已顺利竣工通车,我区的天堂高速建设协调工作也已进入尾声。目前,我区境内主要还有三项较急迫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部分施工单位拖欠我区农民工工资和材料款共计50余万元的问题,二是施工扩占地补偿问题。三是施工前期损坏民路的补偿问题。这几项问题由于遇到施工单位间转包和相互推倭责任,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急需要省项目办和市天堂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敬请上级领导部门予以重视并帮助解决为感!

天堂谷开发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总结 学习活动心得体会推荐


在我们对活动产生了新的想法时,我们会将自己的收获写下来。通过活动心得体会可以看出自己的思想方面的成长,那么一篇活动心得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堂谷开发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总结 学习活动心得体会推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天堂谷开发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总结天堂谷开发区位于地缘城北面,是未来地缘市城市发展的主方向和主战场,国道主干线250、380在区内纵横交错,加上新近竣工通车的桂昆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区境内已基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骨干公路网,对开发区和地缘市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区的交通路网,尤其是促进农村地区路网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提高路网的通达质量和通达深度,打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径”,近年来我区在市委市交通局的正确指导下,加大了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扶持力度,围绕路网骨干道路和干线公路,结合城镇化建设,改善、改造了一大批农村公路,有力的促进了我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明确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资金筹措难”一直是困扰农村公路建设的一大瓶径,为了贯彻省市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会议指示精神,抓住省市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加大投入的有利机遇,开发区管委会及时召开全区农村公路建设会议,明确提出“三个三分之一”的扶持政策:即每个项目由开发区财政根据(省)市级财政的补助金额给予相应数额的补偿,不足部分再由各个项目单位(管理处)自行筹措,如此一来,大大减轻了各个管理处的筹资压力。同时,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的鼓舞了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为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有利机会,村民们奔走相告,相约大干一场,彻底改变自己出行“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脚泥”的尴尬局面。尽管管理处班子并未提出村民集资修路的想法,但多个管理处的群众还是自发的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捐资筑路。虽然钱不多,但这是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一片赤诚之心,体现了群众对这一事业的坚决支持和拥护,对改变乡村落后面貌的急切和渴望,从而形成了一个大干快上公路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项目规划,严格招投标管理

天堂谷开发区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地区,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为了使每一条新修的农村公路即方便群众出行,又与区域规化相适应,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宝贵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每一个新项目的立项之初,我区都要组织规划、交通、土地等相关部门深入实地,调查论证,制订出最合理的线型走向和技术方案,并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绘制出施工图,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项目立项后,尽快明确项目法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公开向社会进行招投标,选取最有综合实力的单位进行施工和监理等工作,并要求签定正式的工程合同,实行质量终身问责制度,从而建立健全了一套“政府监督、社会监理、施工单位自检自查”的质量保证体系,使每一个公路建设项目全程透明,都成为“放心工程”。

三、建立组织体系,调动群众热情

为了保证公路建设的合法有序运作,在工程项目上马之初,我区就要求各项目所在管理处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书记、处长亲自挂帅,吸纳交通、设计、质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工程全过程的组织实施,并提出了“谁积极、谁先上、谁建设、谁受益”的建设口号。有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资金保障,又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各个管理处班子和农民群众的修路热情空前高涨.今年年初,我区原向上级部门上报立项的总里程是48公里,后来,有很多个管理处的村民不断向管理处提出增加工程量,他们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管理处把群众的这一要求及时向区交通部门反映,要求向市交通局争取增加计划。我区交通部门极为重视,多次向市局汇报请示,终于将立项总里程追加到56公里。虽然这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但这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护了管理处和群众的积极性,我们认为都是值得的、有益的。

四、确保工程质量,筑造“民心工程”

公路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针对农村公路的具体使用环境,结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与指导性意见,开发区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思路,要求所有立项上马的农村公路项目遵循“坚持标准、一次成型、不留后患”的原则,并严格按照《天堂谷开发区农村道建设管理方案》的操作规程进行运作。具体技术要求是:新修公路必须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砼面板必须达到宽度4.5米、厚度20厘米以上,路线总长度不能低于2.0公里。2004年度,天堂谷开发区共有总长58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部是高标准的砼路面硬化改造项目,平均路线长度达到3公里以上,砼面板宽度超过5米的项目有45公里,超过总量的76%。虽然目前农村公路车流量相对较小,载重量不大,但鉴于开发区是一个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地区,未来对公路基础设施的使用要求必然会一步步提高,为了“不做回头事、不办政绩工程”,开发区上下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内在质量要求是相当严格的,用群众的话来说,就是“要花好每一分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坚决杜绝偷工减料、造假参假现象的发生,从而形成了一个“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机制!从目前天堂谷开发区已经完成的4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来看,合格率100%,优良率能达到90%以上。公路建设的澎渤发展带动了沿线土地大量升值,资源开发利用得到跨越式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已经铺到了家门口”,群众喜上眉梢,就待展开拳脚大干一场了。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天堂谷开发区的农村公路建设已经形成一个“以公路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公路建设”的良性循环的良好态势,涌现出“干部群众自发捐资筑路”、“古稀之年的老党员赤膊上阵带领群众修路”等许多感人事迹。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全区上下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开发区一定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内圆满的完成全区农村公路建设“户户通”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区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


在我们对活动产生了新的想法时,我们可以将自己产生的感悟写成一篇心得体会。活动心得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总结,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活动心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医院管理者把握改革的大方向,有利于加强医院管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医院减员增效,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我院实际,认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有:

一、加大医院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医院也一样,近几年来,一些大中型医院相继成立了信息科,主要由统计室、病案室、医学情报室、计算机室、图书室等专业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数据,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它是提供医院各方面信息的重要部门。但是,长期以来,医院信息科建设不尽人意,一方面是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机构不独立、人员非专业职、基础设施不具备,致使一些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不思进取,满足工作现状,提不出让领导满意的建议。医院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尤其需要来自医院各个方面的准确信息,利用准确信息可以达到决策正确,找准突破口,加快医院发展的目的。我们不能再孰视无睹,必须提高对医院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创造一个有利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领导,确保医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和协调任务重的工作。为适应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必须加强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要经常抓,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目前,医院领导要切实重视对信息科建设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提出工作目标,配备专业人才,配置必需设备(如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外出参观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三、运用内部推进和外部沟通两种手段,走联合开发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道路。

医院信息化建设关系到深化医院改革,加快医院发展的全局。所以,医院领导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使其房屋、设备、人员、技术、管理达到五配套。同时,要加大同兄弟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有条件的实行计算机联网,达到资源共享,沟通信息,走联合开发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路子,提高医院信息化的效益和效率。

四、加快医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网络建设。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医院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目前院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大量的医疗统计信息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没有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没有把死的数字变活,大量的统计数字在“睡大觉。”因此,必须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摆在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集中力量,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把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到病案、统计、人事、设备、医学情报资料储存等各个领域,建立起信息源可靠,应用范围广的数据库,同时,要提高医院信息联网程度,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信息服务、利用功能。

五、注重人才发掘和机构建设

医院信息科是高技术、多学科的技术密集型专业科室,要有从事计算机专业、医学专业、统计专业、病案专业、卫生管理专业等多学科的专业人才。深化医院改革,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支信息化专业人才,从我院现有人才结构看,高级信息化人才不具备,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人数占多数,精通两种以上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因此,一方面要强化在职人员的培训,鼓励在岗自学;另一方面要多方挖掘人才为我所用,尽快建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医院信息化骨干队伍。

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


20xx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以民为本、超前规划、多元筹资、合力攻坚、全程监管”的农村公路建设总体思路,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全年建成农村公路44条,总长度252.4公里,其中:通畅工程37条174.9公里,通达工程7条77.5公里;完成投资6025万元,其中地方配套近2275万元。目前,全县9个乡镇全部实现通畅,73个行政村85通了公路,其中13个村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级路硬化达到64.4。极大的改善了城乡交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做到组织保障到位

为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了对项目实施的领导,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领导组织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组织体系。

一是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由县长任总指挥,主管副县长任副总指挥,交通局局长任常务指挥,成员包括各乡镇及县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县交通局,下设工程技术部、监理检测部、财务部、协调部、材料采购部、质监站等6个工作部门,具体负责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指挥、协调和管理等工作。交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人员充实到指挥部中来,全员上路,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加强质量监督。指挥部领导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所有建设项目每周检查两次以上,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是各乡镇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分指挥部。各乡镇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具体负责,抽调专职干部工作在施工现场,帮助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每个分项工程、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有效的推进了工作开展。

三是村委会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农村公路与农民利益最直接,与农民的关系也最密切,我们注重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受益者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性,增强参与性。将项目所在村的村长和敢于负责、有影响力的村民聘为群众质量义务监督员,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向指挥部进行反映,确保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二、强化机制,做到资金筹集到位

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血脉”。特别是在国家政策调整的情况下,资金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成为农村公路建设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全县总动员,上下齐争取,通过“八个一块”的办法,有效地破解了资金难题。一是积极向上争一块。切实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瞄准国家和省的投资方向,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畅通信息渠道,准确掌握投资信息,确保把该争取的资金和项目争取到位。20xx年交通部门对上争取资金3千余万,为顺利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县政府投一块。县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20xx年,县财政投入补贴资金200多万元。三是乡村筹资出一块。坚持村民自愿、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全县农户为修建公路主动无偿投入折合资金达327万元。四是交通内部筹一块。积极发扬交通部门职工主人翁精神,统一思想起动员,增强工作责任感,在职工内部借资140万元。五是施工单位垫一块。动员施工队垫付建设资金200万元。六是精打细算降一块。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精打细算,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成本,缩小利润空间。20xx年,我们通过核算节省资金200万元。七是冬贮水泥省一块。在备料过程中,考虑到各地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材料供应将会紧缺,年初我们与省内各大水泥厂提前签订了订货合同,没有受到后期材料紧缺和市场价格上浮的影响,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一年来,仅冬贮水泥就节约资金近300万元。八是出台政策减一块。20xx年我县制定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减免砂石管理费、林地补偿费等费用达1400多万元。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管理,做到质量保证到位

在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市交通局的全力支持下,去年我们争取到了252.4公里的建设计划。可以说,公路建设规模之大、投资之大、工作量之大,对我县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各方面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必须千方百计形成全县上下的整体合力。

一是组织精干的技术力量。我们从内部挖潜,从全系统抽调10余名有着丰富的公路建设经验的技术骨干,充实到第一线,人人超负荷运转,没有节假日,吃住在工地。在工程备料期间,县政府先后召开两次协调会安排部署,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备料任务。这样既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节省了费用;同时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每个工地都聘请两名由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群众质监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由此,形成了“管理人员负责、工程技术人员把关、企业自检、农民参与”的四级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工程质量。

二是变农民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广泛进行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措施,直接引领农民参与到建设中来,提出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工程机制,使广大农民参与修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是争着抢着修路,涉及到需要农民出工出车出资的时候,也是踊跃争先,主动前来,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情达到了历史新高。

三是促进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工程招标后,除质量、工期外,工程指挥部门很少过问其它工作。但农村公路建设有它的特殊性,资金少、利润小、工作条件艰苦,大工程队一般都不愿意干。为此,我们从为施工部门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入手,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协调交警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车辆不扣、不罚、不堵,有毛病的帮助改正,确保交通安全;协调电业部门免收增容费,保证路在哪里修,电就架设到哪里;同时由指挥部统一购运原材料,切实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按照国家和省、市对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要求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我们力争实现“五年规划提前两年完成”的目标,今年还将完成130公里的建设任务。全县9个乡镇、75个行政村95以上将全部通上白色公路,形成“一横、三纵、两环”的公路网化格局;到20xx年,将全面建成乡乡互通、村村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做法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今年来,区委、政府把全区公路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抓领导,抓筹资、抓质量、抓管理,公路建设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市政府在我区召开了农村公路现场会。六个县市区慕名到我区参观学习,全区公路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主要呈现三个亮点:

亮点之一:利用交通行业的优势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多。今年共争取“村村通”项目48个,完成投资1540.5万元;争取县乡公路建设项目12公里,完成投资54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382.5万元。争取大中桥梁建设项目5个,争取资金327万元。争取乡镇客运场站建设项目7个。争取招手站建设项目58个。

亮点之二:公路建设成效明显。在去年完成“村村通”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扫清“村村通”遗留工程任务。今年计划“村村通”99.4公里,实际完成102.7公里。完成李高路三级公路改建项目12公里。完成了新店白洮河桥、牛高路薛营桥、苟牛线、三里桥、茶庵桥、李高路小庄桥。

亮点之三: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今年,我们完善村级交通设施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完成黄台岗镇张典村5.5公里投资66万元;完成了官庄镇新庄村1.3公里投资12.6万元;完成黄台岗镇代夫庄村2公里投资24万元;完成了瓦店镇关帝庙2.5公里投资30万元;完成了溧河乡十里铺村3.5公里投资40万元;溧河乡郭店村3.5公里投资42万元等。

抓领导—齐心构筑和谐路

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三农”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一是高位启动。多次召开党政联席办公会议、三级干部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成立了文章版权归大秘书网作者所有!由区四大家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下发了《宛城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列入年度目标考评,明确完成时限和公路建设应达到的标准。在工程建设中,区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经常到施工现场看望施工人员,听取公路建设情况汇报,多次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到施工第一线现场办公。在项目引进上,区委、政府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经常跑省进京,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多方洽谈,成功的引进了公路建设的一批项目资金。二是严格奖罚。按照上级要求,今年的“村村通”项目要5月底大头落地、10月份全省完成。我们适时转变思路,创新机制,变区财政定补为奖补。改变以往每公里补助1万元的做法,规定5月20日前全部完成的,每公里奖励1万元,5月31日前完成的每公里奖励8000元,5月31日后完成的1分不奖。机制的变化带来了工作的活力,各乡镇和施工单位争先恐后,克服一切困难,自己垫资往前赶进度,5月20日前,年度任务全部完成,进度和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三是落实分包责任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直机关、“双联双培”包村单位与修路有困难的行政村实行“一对一”帮扶,重点从资金、物资、工程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要求各乡镇对每个项目都指派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负责,实行“四包责任制”,即包施工组织、包资金筹措、包质量、包进度,并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地,形成了职责分明,关系协调,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施工环境,为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抓融资—引进项目多修路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向上争取一部分资金。20xx年的“村村通”建设项目,由于宛城区2005年实现全区241个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省、市原计划20xx年不再给宛城区“村村通”建设项目,针对这种情况,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向市政府领导和市交通部门反映情况,请求予以重视倾斜,先后16次到市、7次去省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经过努力,今年分两批给了100公里的项目。另外还给了李高路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大中桥建设项目。二是实施财政补贴。今年区政府共补助农村公路资金302.8万元。为减轻乡镇压力,区政府对列入计划的“村村通”工程每公里补助1万元,对瓦英大桥和白洮河中桥分别配套补助资金100万元和40万元。今年区政府和交通局先期垫资380万元,实行政府统一采购水泥的办法,降低了工程成本,减轻了资金的压力。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拖拉机养路费收入扣除正常养护经费、危桥、危涵及水毁修复经费,其余全部投入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免征“村村通”工程营业税,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建设税收返还一部分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争取农业综合开发、小城镇建设、文明村镇建设等项目资金。把这些资金和“村村通”资金捆在一起使用。全区累计筹措配套资金536.8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302.8万元,乡镇筹措234万元。四是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各乡镇党委、政府对本乡镇在外工作人员、个体私营业主、企业家采取打一个亲情电话,发一封爱心捐助信函或派出人员上门拜访等多种形式,请他们献计献策或协调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枣林办事处吕庄村王力新个人捐款5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河南石油勘探局石油二机厂总经理蒋贵堂拿出8万元,用于瓦店镇关帝庙村村级油路建设。乡镇还鼓励公路沿线受益单位、各行政村、汽车、拖拉机经营业主捐资建设农村公路。

抓质量—严格监督修好路

“村村通”工程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项惠民工程核心在于质量。对此,区委、政府要求交通和工程施工部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质量关。目前,全区“村村通”工程项目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具体讲,着重把好“三关”:一是施工队准入关。落实施工队“三不准”制度:凡是资质达不到的工程队一律不准参与施工,要求施工队必须有公路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套机械齐全,施工经理有类似工程业绩,并组织督查小组仔细审核,现场查看。在报名竞标的42个施工队中,有20个因检查出资质不合格未能参与村村通建设;本乡、村的工程队只能到外乡镇施工,不准参与本乡、村的工程施工。避免了因人情、关系而影响工程质量;区、乡、村各级干部不准组织和介绍工程队,有效地刹住了工程组织中的不正之风。二是施工责任关。通过分片区、按路线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进度进行督促、检查。加强旁站式监理人员的培训,动员全社会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督、施工单位自检等综合措施。将路面标准,如宽度、厚度、结构层、水泥用量等及时向老百姓和社会公布,在每个项目所在村聘请了老党员和有责任心、有一定经验的群众作为义务监督员,对材料购进、拌和、振捣、压实、养生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区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在22个施工队中开展了“优秀项目”、“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评选活动,对评选的“优秀工程队”、“优秀技术员”,由指挥部颁发奖牌和证书。先后召开了五次现场会,请被评为优秀施工队的8个项目负责人介绍经验,较好地调动了施工队保证质量的积极性。明确乡镇政府、交通部门、质量监督部门以及设计、监理、施工和项目业主单位的责任。实行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形成了完备的质量管理网络。三是监测监督关。为认真落实项目质量分包责任制。要求交通部门每个班子成员带领一名质量监测员,对分包项目的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全程监控。明确规定:凡是分包项目不能被评为优良工程的,年度不得评先,不能被推荐为后备干部、优秀干部;凡是分包项目被验收为不合格工程的,分包领导和相关人员不仅要在大会上作检讨,还要扣发30的工资。同时,加强现场巡检。指挥部抽调16名技术骨干,分成三个质量监督小组,每天每个项目巡检两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下发整改通知,不整改者工程不计量、不付款。对两次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队,三年内不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抓管理—建管养运护好路

区委、政府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突出抓了“二个字”,“养”:“三分建、七分养”是公路工作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区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预期使用寿命能否得到保证;管理跟不上,养护不落实,即使公路建好,也会迅速损坏,进一步加重建设的负担,全区上下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对此,每年通过区人大列入财政预算,每年特批养护经费3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运”:在上级拨付资金到位不足50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建成了高庙、茶庵、红泥湾、新店、汉冢、金华、黄台岗7个乡镇客运场站,建设招手站38个,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让农民群众乘上方便车、放心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看看广东如何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六大难题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



最近,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梅州考察时指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欠发达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出路是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山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好六个重要问题。“软”与“硬”的问题

山区经济之所以比较落后,主要是客观环境、思想观念和发展思路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如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使山里人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市场经济步伐,困守在小农经济的小天地中。硬件建设跟不上,又使得发展思路相对滞后。因此,治“软”先治“硬”。路通了,外面的信息流、物流、人流进得来,本地的产品才能出得去。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山区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将受到冲击,与外来的新的思想观念融合,才能促进山里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促进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大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这对发展山区县域经济无疑是大好机遇。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一方面抓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抓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真正做到以“硬”促“软”、以“软”补“硬”、“软”“硬”兼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构筑县域经济新的发展平台。“工”与“农”的问题

“工”与“农”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城乡问题,也就是在选择主攻方向、选择发展模式上谁先谁后、谁轻谁重的问题。就梅州而言,多数县域经济普遍是三次产业“三足鼎立”,农业经济为主体,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既有的工业企业也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的一般加工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包袱过重。最近省长黄华华同志在山区调研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山区最大的差距是工业的差距。”因此,山区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在稳农的基础上,实现富工富县;通过加快工业的发展,聚集人气,解决富余劳力的出路,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国有”与“民营”的问题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还在继续,但由于财政困难,难以一下子拿出大量资金安置工人;一是民营企业刚刚起步,需要大力培育和扶持。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最具活力的经济模式,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就快。因此,如何围绕财税增收抓经济,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是加速提高县域经济实力的重中之重,也是壮大镇村经济,促进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资源与市场的问题

过去一讲加快山区的发展,往往局限在“发挥资源优势上”,这话固然不错,但收效甚微。山区穷的原因,一是就资源卖资源;二是因陋就简搞加工。受这些思想影响,山区工业粗笨重多,科技含量低;低值高耗企业多,高精尖企业少。原因是这一思想忽视了市场要素。也即是说,发展经济,资源和市场谁为依托?应该是市场,而不是资源。这也是“温州模式”的精髓。

没有资源,可以围绕市场需求做文章,像蜜蜂采蜜一样;反过来,有了市场,资源优势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挥,形成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内”与“外”的问题

资金、技术、人才是经济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启动资金是最大的“瓶颈”。因此,仅仅靠“内”还不够,还需要内外结合、借外促内。通过政策启动、政府推动、特色拉动等形式,在激活本地民间资本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引智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造血型”项目,壮大工业,提升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总量比重,同时拉动就业、刺激消费,繁荣第三产业,不断把县域经济的“蛋糕”做大。“上”与“下”的问题

县域经济是重心下移的经济,需要省、市的大力扶持,必须简政放权,努力为县域经济提供政策保证和体制保障。从目前情况看,省级财政形势尚好,市级财政基本过得去,但是县和镇的财政普遍较为困难。因此,发展县域经济,省、市的工作重心要下移,该放的职权要下放,既要把事权交给基层,也要把职权交给基层,县和镇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上升。当前,尤其要着重解决好县内“条块”的问题,即中央、省属驻县机构与县的关系问题,驻县机构必须贯彻中央、省的有关精神,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双赢”。

如何做好残疾弱势群体工作,促进我县经济发展 关于学习活动的心得体会


我县现有1.23万名残疾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左右。残疾人是社会中既困难又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加之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其在就学、就业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残疾人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做好残疾人工作是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一、主要做法和成效自残疾人事业起步以来,紧紧围绕“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这条主线,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残疾人的政策和规定,积极开展了残疾人扶贫、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法制维权等各项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平安松阳”、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将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了我县扶贫总体规划,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本着“依靠政府、动员社会”的扶贫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和《扶助残疾人的若干规定》,通过“万人结对”、“万人种养、共奔小康”及“进千村万户、扶贫奔小康”等扶贫行动及社会各界的帮扶,投入配套扶持资金400多万元,扶持3723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自食其力,扶持40户小康示范户,扶持8个残疾人扶贫基地。通过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种救济、补助、供养等措施,使1109名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通过实施“安居工程”,使72户贫困残疾人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对2088名农村持证残疾人实行了免费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二是开展各类康复工作,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全县有1072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707名白内障患者复明,24名低视力患者配备助视器,30名聋儿得到语训,36名肢体残疾患者通过矫治手术改善了功能,肢体系统康复训练68名,智残儿童系统训练52名,假肢装配72名,装配矫形器83名;用品用具供应321件。三是通过按比例分散安置、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异地劳务输出、个体经营就业及基地就业等多渠道安置了3998名残疾人就业。四是通过教育培训,结对助学276人次,1520名残疾人得到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五是文体生活活跃。有33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市首届残运会,夺得14金5银9铜和组织奖;7名参加省级运动会,夺得2金3银2铜。2名残疾人的书画作品在省级评展中获奖。同时,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六是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通过信访,妥善解决了10名残疾人营运车的问题,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法律援助58件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案件,并挽回经济损失累计20多万元,有12名残疾人获赔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金1.6万余元。七是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助听和助行工程,赠送助听器28台,社会各界捐赠轮椅335辆。县城各项大型建筑及窗口都设立了无障碍设施。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县,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当前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残疾人的贫困状况依然存在;康复资源的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残疾人就业不稳定、就业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歧视残疾人、侵犯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的自身素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三、对策和建议针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残疾弱势群体这项工作,使残疾人事业适应大局,与时俱进,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实现新的突破,开创新的局面,需要在执政中继续加以探索和实践。结合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统筹兼顾,确立和谐的统筹观。我县绝大部分残疾人在享受康复、教育、就业、生活水平等方面,远不及健全人,他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政府在决策时要胸怀全局,统盘运筹,既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好发展,又要顾及社会弱势群体,把残疾人事业列入政府决策大局,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保证社会和谐协调发展。二是以人为本,确立残疾人特殊人权观。残疾人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残疾人的特殊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特殊性。残疾群体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权利获得与健全人同甘共苦样的人权。然而,由于他们处于弱势,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一方面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使广大残疾人实现“残有所学、残有所用、残有所医、残有所养、残有所乐”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积极帮助城乡困难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就业权等等,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目标。三是执政为民,确立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群众观。一是要眼睛向下,心系残疾人。牢记“群众无小事”,时刻把残疾人的冷暖记在心头。二是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尽心尽责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凡是政策允许或能办到的事,都要尽力帮助解决。一时办不到的要尽量做好释惑解疑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四是建章立制,确立依法治“残”的法制观。一是要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公民依法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意识。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各项有关残疾人的各项法律制度,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大执法检查和法律监督。要综合运用人大、执法机关的职能,保证残疾人各项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活动心得体会体会 优秀学习活动心得精选


根据沙人综{20xx}25号文件《关于在全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开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培训的通知》精神,我进行了自主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收获颇多,现心得如下:

一、经过本次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对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2、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4、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通过整合,我认为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应予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1.在《光合作用》中,贯穿“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概念与知识。

2.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理解“碳源”等概念。

3.在《生态农业系统》教学中,正确理解与处理“循环经济”(特别是“循环农业”)等概念与知识。

4.在《酸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6.在《资源使用》等内容中,让学生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7.在《运动养生》中让学生学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自觉进行低碳生活的方式与途径。

8.在《能源》教学中,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与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综上所述,学习《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获感良多,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国际能源署也因此预计,到20xx年,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的大国将会是中国。人口基数多是压力也是动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愿自觉的选择低碳的生活,哪怕一年一个人减少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加起来就能减少1.3亿二氧化碳的排入,那是多么可观的一个数字。低碳生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态度。

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去为实现低碳目标努力。

本文网址:http://m.nns88.com/huodongxinde/20476.html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
N 编辑推荐 更多
热门栏目